今天在很多的歌唱旅途下....我們去一個很淳樸很溫暖的地方學習做豆腐....
一開始阿公結實的踩了一個"大馬步"...開始磨黃豆。
首先,吸引我眼光的是,這個看似古董的「阿媽的石磨」
那是個黃色鐵戢般,有點斑駁的「方向盤」
雙手緊握著,傳達力量到另外一端,
那是個帶點歲月,
據說有二十年歷史的石磨。
起初看起來十分的輕鬆,
以我當舞者的身體能力。
想是沒有問題。
但是隨著逆時鐘產生的作用力及反作用力
我不再這麼想了。
因為,我的腦中似乎也產生了一種,與都市完全不同的「反作用力」。
我們看見的豆腐、豆漿。
在過去是這麼的不起眼,不削一顧:
但是在這短短的時間裡,我才發現,
不過是一碗豆漿、一口豆腐
都如同我的一段舞蹈般,
擁有數十小節的肢體動作,
或是翻滾、或是下腰
或者是左手右手的肢體擺動。
等到,我將這些經由「舞蹈」產出的汗水合精華融會之後。
再一滴滴的流入桶裡。
接者,
我們轉移入「大鼎」(大鍋子),
阿公說:「我們還得努力四十分鐘!」
同學們開始把磨出來的汁慢慢不斷的鏟(試著不要弄焦)....
鍋裡開始浮出一處處的泡沫,
據說,這些泡沫與黃豆中的「皂精」有關(如果不經過煮他,吃了會拉肚子~"~)。
同學們與鍋子不斷的「拔河」、「接力」數十分鐘,
終於鏟成一碗碗熱騰騰的豆漿...
再加入他們最厲害的火山水做成豆花...
然後放到一個木製方塊盒裡做成豆腐。
在這短短的一個多小時裡,似乎可以聽到過去的一段的歷史:
因為據說,這戶人家已經有做豆腐80年的歷史。
起初,據說這邊的農田,
與過去台灣所知的一般,種著大家日常所需的稻米。
但是不知道從哪天開始,
這裡的農田,不再肥沃如昔。
農民細細去想這其中的原由,
是因為「火山」噴出來的泥漿,
將我們所知道的農田,變的「鹼」化了。
那是種,在印象中,是「鹹鹹」的物質,
課本上說的,氯化鈉、鈣之類的物質。
既然農田不能耕種了,
那我們能不能透過這個,產生一種新的「味道」?
火山泥水就像我們做豆腐的「鹼水」,
我們能不能用天然的東西,做出另一種不同的味道。
老師傅,試著拿出一碗鹼水,
各自拿出我們的食指,沾了嚐嚐味道。
在這無數的雙手背後,
我似乎嚐到了一點,「汗水」或「淚水」的味道。
而在這一天的疲勞之後,我已分不清,
這是汗水或者是自己的錯覺。
我的天呀!!!真想不到我常常吃的豆腐就是這樣一點一點功夫做出來的!!!最後嚐到那豆腐的滋味真的很感動,那裡面有田、有風景、很簡單、很樸實很原始台灣人的味道。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